目的地搜索
动态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教育学部承办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学术研讨会暨天津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年会(2025)分论坛
2025-09-15 15:43  


2025年9月13日下午,由教育学部承办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学术研讨会暨天津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年会(2025)分论坛——“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研究”在天津师范大学京津冀教师发展协同创新中心B座小报告厅举行。天津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育学部部长纪德奎,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教育学院院长蒋凯,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常务副主任陈霜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宋萑,天津大学教育学院讲席教授、教师培训中心主任潘海生,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和学新,战略规划办公室副主任李洪修等专家学者及我校师生代表共200余人参加论坛。开幕式由教育学部党委书记于坤主持。



纪德奎向出席本次论坛的各位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他指出,构建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推动教育创新发展,是新时代赋予教育研究者的历史使命。天津师范大学围绕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主要体现在传承田本娜先生身上所体现的教育家精神,夯实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精神根基;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形成特色研究方向,持续建构原创性理论;推进学科交叉协同,整合多元力量增强服务国家与区域能力。他提出,本次论坛汇智聚力,将为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贡献新思路和新方案。


蒋凯、陈霜叶、李洪修作报告

在主旨报告(一)环节,蒋凯、陈霜叶、李洪修分别就提升高等教育理论创新的自主性、教育战略研究与教育规律中的可用知识、学校课程知识形态变革等议题展开论述。蒋凯指出提升高等教育理论创新的自主性既要考虑内部机制,尊重知识生产周期,还需配备外部保障,创建有利于自主性的评价体系和学术文化。陈霜叶提出教育研究通过服务于国家创新、认知主权和全球治理实现其战略价值,应从战略的高度探索“可用、好用、管用”的教育规律。李洪修提出要善用生成式大语言模型,关注学习者需求、强化学科秩序、提升教师数智素养,助力知识变革行稳致远。该环节由教育学部副部长高维主持。


宋萑、潘海生、和学新作报告

在主旨报告(二)环节,宋萑、潘海生、和学新分别就循证教育学与自主知识体系构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教育学知识生产的多重样态等议题进行阐述。宋萑提出中国教育学科建设的循证路径,从面向国家重大问题、强化数据库建设、重视学科交叉等层面明确了自主知识体系的建设方向。潘海生提出“四链融合”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框架,主张通过数智赋能、生态重构破除职业发展壁垒,推动自主知识构建及国际化共享。和学新指出教育学知识生产存在经验与理论、单数与复数、学科与领域、事理与学理、课程与专业等多重样态。该环节由教育学部副部长郭文良主持。

本次分论坛搭建了一座思想交融、成果互鉴、智慧聚合的平台,专家围绕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进行了跨学科高水平对话,对构建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价值和意义、基本原理问题、路径与方法、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入探讨,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推动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和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智慧力量。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电话:022-23766041 传真:022-23766041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天津师范大学主校区 邮编:300387

Copyright: 2015 Faculty Of Education,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