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其中多次提及要“尊重未成年人”“不得歧视未成年人”,强调不得损害未成年人的各项权益。然而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是否能够充分地信任和尊重孩子呢?
本期“今晚调查”通过掌上天津App、腾讯问卷平台发起“为人父母,要尊重子女吗”主题调查,共回收问卷572份。数据显示,这届家长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保护高度重视,但并非所有家庭都能充分交流、了解孩子的需求和感受;家长们给予孩子前所未有的信任程度,却往往无法很好地控制怒火,管理和约束自己在家庭教育中严肃、粗暴的行为。
年轻家长的育儿思考
子轩妈妈是“90后”,她感觉年青一代家长的育儿方式与上一代相比有很大不同:“主要是观念上进步了,我们小时候能感觉到父母视我们为从属品,一般就是说‘你听我的’,但是现在我带孩子出去玩,听到的都是家长在问小朋友‘你想说什么’‘你这样做,好不好’,体现一种平等交流的观念;再有就是知识储备丰富了,我在怀孕时读美国儿科学会的《育儿百科》,有时候跟我妈妈分享,我妈妈特别惊讶地说:哎呀,当初我要知道这些就好了!”
与此同时,子轩妈妈也注意到现代生活给育儿带来了一些新问题。去年秋天,她带孩子去一个新的广场玩,用手机拍照时,旁边另外一位妈妈凑过来要看照片,看完对她说:“你把我宝的侧脸拍进去了,马上删掉!”这件事让她感到十分尴尬。在反复思考后,她决定不能做一个“过度保护”孩子的家长:“老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孩子长大的过程,如果总是受到方方面面的保护,可能将来摔跟头时就伤得更重。所以我觉得,在保护孩子和不要过度保护之间,一定有一块‘容错’空间。我稍稍松开手,孩子就有更多自己探索的机会,我也有提升认识、总结经验的机会。毕竟,家长需要成长。我们不能一点儿不学习、不长进,就在孩子面前装权威,那是不负责任的。”
未成年人保护受重视
全部受访者中,七成(70.49%)受访者的年龄处于19岁至40岁之间,13.11%的受访者年龄为41岁至59岁,其他年龄段受访者占比较低;过半数(51.09%)受访者为独生子女家长,15.30%的受访者为多子女家长,33.61%的受访者目前没有子女;在受访者及配偶的最高文化程度方面,大专和本科学历超六成,研究生学历也有近两成,其他学历程度占比相对较低。
60.91%的受访者接受过未成年人保护知识和法律方面的教育,而39.09%的受访者则没有。面对问卷中罗列出的各项未成年人权益,51.85%的受访者认为未成年人的各项权益均应受到保护,而从选项占比差异中可以看出:未成年人的隐私权、生命健康权、身体权、名誉权、肖像权和生活获得照顾权受关注较高;最容易被一部分家长忽视的则是财产管理权、保护权、民事活动代理权、著作权、姓名权乃至休息娱乐权。
部分家庭交流不充分
综合来看,受访家长认为目前的社会环境和绝大多数家庭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保护都有待提升。在满分为5的情况下,二者均值分别为2.93和2.89。此均值来自家长自评,代表受访家长有充足的动力,持续提升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保护。
半数左右的受访家长认为,父母对子女的首要职责包括:保护孩子免受外界伤害,引导孩子认识自己和世界,辅导功课、关心成绩,照料生活起居,鼓励并支持孩子的观点等。34.79%的家长视关心子女的情绪与心理健康为重要责任,32.52%的家长愿意将支持孩子的个人选择作为优先项来考虑。
那么,家庭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能够形成有效的、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保护伞”吗?从受访家庭对孩子的关注情况来看,能够确保充分交流的不足七成。在子女放寒暑假时,父母每天与其交流时间达到3小时以上的占22.63%,1小时至3小时的占45.27%,半小时到1小时的占14.81%,半小时以内和基本没有交流的占比均接近一成。
高知家庭的学前烦恼
刘女士从事高等教育工作,丈夫从事技术研发工作。他们生孩子比同龄人晚,因此看到了其他家长育儿过程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刘女士和丈夫约定,不要加入“教育内卷”的潮流,尽量为孩子争取到自由发展、快乐成长的空间。
孩子两三岁时,刘女士和丈夫还能“撑得住”;到了孩子四五岁时,他们不由自主地焦虑起来。“老师没给多少压力,爷爷、奶奶也没有着急让孩子学习或者上课外班,是我们在辅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感到失望,继而开始和朋友们对比孩子的学习能力、学习进度,越比越焦虑,越焦虑越需要用他人的标准来做参考……”刘女士一度放弃,但她还是躲不开丈夫辅导孩子到发怒时大喊大叫的声音。她和丈夫结婚十多年了,几乎没有发生过一次争吵,有观点分歧时也能坐下来分析利弊,找到最佳解决方案。唯独面对孩子时,夫妻俩都感到无计可施。今年,孩子即将上小学,他们有时辅导孩子学前基础知识要到深夜。孩子入睡后,夫妻俩还会恳谈分析,担忧以孩子目前的学习进度,入学后很可能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度。
信任有加却态度粗暴
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充分信任子女的家长占64.61%;17.28%的受访者有时信任,有时不信任;不太信任和完全不信任子女的家长分别占9.88%和8.23%。在家庭决策中,67.08%的家长愿意询问子女意见;13.17%的家长不会询问子女意见,19.75%的家长认为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过去,很多家长有秘密查看子女的日记、邮件、QQ、微信、游戏或其他平台聊天记录的习惯。在本次调查中,八成受访家长能够做到不去检查此类信息;一成受访家长表示知道不该看,但还是看了;极少数受访家长则表示自己检查孩子的日记和聊天记录,只是为了了解、教育和引导孩子。
在子女犯错的情况下,家长们通常会怒吼(53.09%)、严肃谈话(50.21%)、训斥(44.44%),能够确保自己和孩子平静交流的家长约占三成,打骂孩子(11.52%)或者干脆无视(8.23%)的家长正在减少。此外,23.05%的家长表示,所有这些可能的对策,无论正确还是错误,无论积极还是负面,自己都曾在匆忙之下做出过。
“能支招”展现教育智慧
在子女未成年时,如遇到社会或他人的不公平对待,父母会帮子女争取权益吗?64.61%的受访家长表示将给予指导,鼓励孩子理智对待;47.74%的家长表示要耐心开导,避免孩子受挫;42.80%的家长认为自己应该挺身而出,代为争取权益;另外,有16.46%的受访家长表示愿意创造公平公正的家庭环境,做出示范。
在子女情绪低落时,约半数家长常常主动关心、询问原因(53.91%),或者宽慰孩子、疏导情绪(48.56%);也有近三成家长选择旁敲侧击,观察反应。值得注意的是,有23.46%的家长承认有时粗心大意,含糊一下过去;也有13.99%的家长认为自己从未遇到过子女情绪低落的问题。这说明,家长忽视子女情绪变化的情况是客观存在的。与此同时,只有16.46%的家长能够做到为子女支招,破解难题。在展现教育智慧、传授人生经验方面,很多家长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如何把尊重落在实处
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张连生教授在接受本版采访时表示:学做父母是为人父母的“必修课”,父母与第一个孩子相处时同样是“新手”。当代父母重视家庭教育、重视理论学习,掌握未成年人法律保护、儿童心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这无疑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对于本次调查中存在的家长群体“知行不合一”的情况,张教授分析指出:在家庭教育中,理论只是提供基本原则,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却总是因人而异、千变万化的。如果家长想纠正一些过激或者错误行为,则不妨尝试换位思考,即“假如我是孩子,我希望得到怎样的对待”。
张教授强调,“尊重”是教育孩子的原则,但把尊重落在实处并不容易。类似于家长们常提起的“别人家孩子”,就是典型的教育反例。“一直以来,家庭教育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缺乏有效的、真正的沟通——也就是真正听听孩子的想法。家长如果希望严格要求孩子,那么也应该按照协商式、参与式的方法达成一致、实现教育的真正目标。”
本报记者 张译丹
摄影 本报记者 刘乃文
来源:2022年2月28日 《今晚报》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