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教育学原理专业学科带头人,教育专业博士学校课程与教学方向带头人,教育部“双万计划”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学专业负责人。天津市高校学科领军人才。
国家公派伦敦大学教育学院(IOE)访问学者,先后到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密西根大学做短期学访。
从事专业及研究方向:
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政策
科研成果
(一)承担主要课题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类一般项目“基于新发展理念的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建设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类一般项目“应对我国人口变动的教育政策研究”。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课程的理论基础的拓展、深化与整合研究”。
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基础教育课程实验的理论与方法”、“面向生活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此外,还主持承担了国家留学基金委回国人员项目、天津市社科项目、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等10余项。
(二)近年发表的主要论文
《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变革的理性思索》,《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11).
《全球共同利益视域下的学校课程变革思考》,《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7).
《学校课程开发的身体逻辑》,《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5).
《智慧时代的学校教学形态探讨》,《课程·教材·教法》2020(2).
《以学校课程品质建设助力义务教育质量提升》,《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9(9).
《基于学生身体解放的学校课程变革探讨》,《当代教育与文化》2019(7).
《发达国家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经验与启示》,《教育研究与实验》2019(6).
《我国学校改进研究的热点与未来走向——基于CNKI(2005—2018年)文献的知识图谱分析》,《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9(6).
《从规范教学秩序到构建学生发展的有效教学机制——我国教学组织形式变革70年的回顾与展望》,《课程·教材·教法》2019(3).
《学校变革理念何以能落到实处——北京十一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变革及其启示》,《当代教育科学》2019(5).
《利益相关者理论视域下的学校变革模式分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
《地方课程政策供给与学校课程改革——基于京、沪、浙三地近年来义务教育课程政策分析的思考》,《当代教育与文化》2019(1)。
《我国人口变动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及其政策探讨》,《西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8(6).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校园文化建设》,《教育科学研究》2018(2).
《应对我国人口变动的教育政策取向探讨》,《中国教育科学》2017(4).
《特色高中建设中的课程改革问题探讨》,《课程·教材·教法》2017(8).
《数字化时代的教学设计探讨》,《教育研究与实验》2016(1).
《教育中政治仪式锻造国民性的可能与限度》,《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
《论凯洛夫教育学中国化的经验及其启示》,《西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6).
《杜威教育理论的中国化及其启示》,《全球教育展望》2015(2)
(三)出版的主要教材、译著
《应对我国人口变动的教育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版。
《课程改革:新世纪的国际视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
《课程的理论基础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教育研究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学校课程制度建设研究》,天津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西方课程思潮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课程实验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社会转型与教育转型》,长春出版社2004年版。
《主体性教学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主讲课程
本科生:《教育学基础》(教育学类专业平台课)、《教育实用技能》
硕士生:《教育基本理论专题研究》、《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基础教育学校改进专题研究》、《课程论专题研究》
博士生:《教育原理专题研究》、《社会思潮与教育改革》、《课程理论专题研究》
获奖情况
天津市优秀教师。
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指导教师。
天津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天津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天津市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研究成果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二等奖1项,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天津市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天津师范大学优秀教学团队“《教育学基础》教学团队”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