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立平副教授
张立平,山东郓城人,硕士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为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硕士生导师。兼任天津市高教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农村教育分会理事。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教育研究方法。
(一)承担主要课题
1.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地方公费师范生乡土情怀培养研究”
2.主持天津社科一般项目“天津市智慧养老高质量发展研究”
3.主持省部级一般项目“自主学习理念下教学模式变革研究”
4.主持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天津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研究”
5.主持天津市社科联课题“‘一带一路’沿线跨境教育枢纽建构研究”
6.主持天津师范大学校博士基金项目“拓展性学习中的知识转化——以天津师大少数民族骨干教师培训班为例”
7.主持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重大课题“高中特色发展试验项目”子课题
8.参与国家级一般项目“生活・实践”教育实验与高质量育人体系研究
9.参与省部级一般项目“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教育集团办学方案”.
10.参与天津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优秀传统文化进入中小学课堂路径研究”
11.参与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中国社会-文化视域下的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
(二)发表的主要论文
1.张立平,凌玲.“置换研修培训”中的教师跨界学习机制——基于第四代文化历史活动理论 [J]. 继续教育研究, 2025,(02): 41-47.
2.张立平,陈向明.质性研究的迷思与澄清[J].中国远程教育,2024(2):
62-78.
3.张立平,成澳缘,田晶晶.特殊教育教师的知识分享体验——现象学教育学的视角 [J].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3,37(08):45-57.
4.张立平,陈向明.风险社会的教育智慧与责任担当[J].教育发展研究,2021(04):80-84.
5.张立平,程姣姣. 农村教师乡土情怀的意涵与培育路径[J].教育学术月刊,2021(01):71-77.
6.张立平,王德洋. 师范生乡土情怀培养的思考[J]. 山东高等教育,2020,8(02):88-92.
7.张立平,张娜. 建国以来中国学前教育政策的发展与启示[J].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0(02):71-76.
8.张立平. 农村教师乡土情怀的培育路径研究[M]. 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五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壮丽七十年 辉煌新天津(下),2019.
9.张立平. 传承田本娜先生教育思想,争做新时代人民教师[M]. 业逢甲子再扬帆:天津师范大学建校60周年纪念文集. 光明日报出版社,2018.
10.张立平.当代中国全人教育的一种意涵——扎根理论分析与建构的视角[J].教育学术月刊,2018(02):3-9.
11. 张立平.两难空间的教师专业身份建构——中国社会文化视角下的案例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6(01):66-70.
12.张立平,王晓玲.全人教育教师的“家族相似性”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分析[J].教育参考,2016(02):26-33.
13.张立平.一起师生冲突的社会学分析——基于个案研究的视角[J].教师教育论坛,2016,29(01):52-60.
14.张立平.十年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研究文献述评[J].教师教育论坛,2015,28(01):73-80.
15.张立平.全人教育教师的特点研究[J].南开教育论丛,2015(2):1-6
16.王晓玲,张立平.浅析校长在高中学校特色建设中的关键角色——以北京市高中学校为例[J]. 中小学校长,2014 (10):19-21.
17.张立平.拓展性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共同体视角与实践意涵[J].教育学术月刊,2014(04):73-79.
18.张立平.社会学视域下的新一轮高考改革[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4,15(03):16-20.
19.陈向明,张立平.求内涵 寻路径 慎思辨——第十一届上海国际课程论坛综述[J].教育发展研究,2014,33(02):81-84.
(三)出版的主要专著、教材、译著
1.张立平著.当代全人教育的中国经验[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
2.张立平主编.家庭教育学(教材)[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4.
3.张立平主编.教育综合(333)考试宝典(教材)[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4.张立平,柴美娟主编.教育学(教材)[M].江西教育出版社,2020.
5.张立平主编.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教材)[M].天津大学出版社,2019.
6.Gert Besta著(张立平,韩亚菲译).测量时代的好教育(译著)[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7. 张立平,赵晓燕,於迎春主编. 词解高考英语满分阅读真题篇[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8.张立平主编.全品高考复习方案[M].西苑出版社,2012.
(四)撰写、策划或参与的报纸文章
1.疫情期的大学生泛在学习建议(天津教育报,2020-04-01)
2.疫情期间“宅家劳动”对实施劳动教育的启示(天津教育报,2020-04-28)
3.揭开新职业“家庭教育指导师”的面纱(天津日报,2022-07-06)
4.儿童真煮厨具只是玩具 安全性无法保障(天津日报,2022-07-23)
5.学习困难门诊为何引发关注?(天津日报,2022-08-24)
6.未成年人社交学习APP亟待规范(天津日报,2022-09-17)
7.68项资格证书已退出国家目录 “考证”别被忽悠了(天津日报,2022-09-27)
8.九年一贯制学校热度提升(天津教育报,2022-12-06)
9.未成年人该不该进KTV?(天津日报,2024-02-12)
10.未成年人进恐怖密室,该不该?(天津日报,2024-04-12)
11.“出口成脏”板子不能只打孩子(今晚报,天津市文明办,2024-05-22,被共青团中央中青在线转发)
12.这些问题玩具,别让孩子玩了(天津日报,2024-06-03)
13.“烟卡”游戏风靡 有隐忧(天津日报,天津市文明办,2024-06-28)
14. 老幼如何共托(天津日报,天津市文明办,2024-07-08)
15. 暑期教育消费观察:“研学游”+“评”=“研学优”(今晚报,2024-08-19)
16. “亲子焦虑”催生需求热潮 亲子和谐为何千金难换(天津日报,2025-02-05)
17.帮助困境未成年人“脱困”“检社联动”守护(天津日报,2024-11-19)
(五)智库报告
1. 天津市委办公厅采纳(2024-06-24)
2.天津社科联智库报告(2017-04-16)
3.天津市教委采纳(2024-01-04)
(六)获奖
1.教材《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获得2021年天津市高校课程思政优秀教材奖
2.团队“四联贯三融入五步导学育人体系实践”获得天津市第七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3. 论文《精心分组 异步教学》获得山东省第四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
4.译著《测量时代的好教育》被中国教育新闻网评为2019年度“影响教师的100本书”TOP10图书;被新京报评为2019年度阅读盛典大众推荐榜第二名;被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第七期“教育经典研读会”列为阅读和讨论书。
5.专著《当代全人教育的中国经验》被天津市推荐参加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七)专利
《初中生屏幕时间监控系统》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软著专利(第4668348)
(八)学生指导
1.大创项目指导:指导“天津市普惠性学前教育发展现状调查”(负责人蒙智心)、“性别差异对师范生教育产出影响的实证研究”(负责人王德洋)等国家级项目2项,市级项目(负责人谢钰萱)1项,校级项目3项(负责人王安雯;包雨凡;雷雨洋)。指导的《悦乡村:乡村振兴电商平台》创业项目获得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天津市二等奖、天津师范大学一等奖、第五届天津市大学生创客马拉松优秀奖。
2.论文指导:指导本科生张娜(2015级)学位论文,获得本专业最优论文。指导教育管理硕士程姣姣(2019级)、王欢(2021级)学位论文,获得本专业最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