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地搜索
讲师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讲师 >> 正文
胡扬洋(教师教育系)
2019-07-31 14:46  

胡扬洋 讲师

   

20116月,毕业于信阳师范大学物理学(师范类)专业,获理学学士

20146月,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获教育学硕士

20186月,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获教育学博士

20169月—20178月,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OSU),访问学者

20201月—20211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综合处,跟岗学习

从事专业及研究方向:

1.硕士论文题目为《中学物理教研组教师团队教学研究能力发展的行动研究》(2014);

2.博士论文题目为《高中物理教科书编写呈现科学方法研究》(2018);

3.2012年至今,持续探索物理教学思想史的研究;

4.2018年至今,研究聚焦基础教育学生作业

5.对课程与教学论、物理教学论、科学教育均有研究兴趣。

科研成果:

(一)承担及参与的主要项目:

1.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教育部青年课题“新时代基础教育学生作业育人功能的系统规整研究”;

2.参与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十二五”课题“高中物理必修教科书中科学方法的呈现研究”;

3.参与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十三五”课题“高中物理选修教科书中科学方法的呈现研究”;

4.参与《天津市基础教育蓝皮书》研制;

5.参与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等五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加强天津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的意见》文件研制;

6.参与天津市教委等十五部门联合制定的《天津市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若干举措》文件前期调研;

(二)近年发表的主要论文:

[1] 胡扬洋. 论面向教育主体的教育学知识生产 [J]. 教学研究, 2023, 46 (05): 52-57.

[2] 胡扬洋. “大概念”拒绝“单打一”——论我国物理教学“科学整体观”的诉求及实现 [J]. 中学物理, 2023, 41 (07): 21-25.

[3] 胡扬洋. 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教学政策构建:系统观点 [J]. 中小学校长, 2022, (11): 45-48.

[4] 胡扬洋. 论物理教科书编写的功能化及其实现 [J]. 课程.教材.教法, 2022, 42 (10): 138-144.

[5] 胡扬洋. 论“杨振宁式提问”对学生作业发展的启示——兼释“大问题”“小问题”“大概念”的相关教育意义 [J]. 教学研究, 2022, 45 (05): 64-71.

[6] 胡扬洋. 教育学知识生产的隐喻特征——从“教育三体问题”到“综合艺术”的思想阐发 [J].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2022, 5 (04): 27-40.

[7] 胡扬洋. 作业如何真正成为育人“关键环节”——从“经验对象化”到题型“活力塔” [J]. 教育科学研究, 2022, (02): 59-66.

[8]胡扬洋.是概念的从属吗?——我国“物理量”教学思想的澄清及展望[J].中学物理,2021,39(03):6-8.

[9]胡扬洋,乔通.我国科学教育“历史感”的达成之道——从科学史课程到科学史故事[J].现代教育科学,2017,(02):93-99.

[10]胡扬洋,邢红军,谷雅慧.物理教科书编写呈现科学方法的研究——以人教社高中物理必修教科书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2016,09.

[11]胡扬洋,邢红军.平台学科:教育学的学科隐喻与教师教育的突围[J].现代大学教育,2016,04:7-11+18.

[12]胡扬洋.我国“学科教育学”的浮沉与启示[J].中国教育科学,2016,01:183-197182236.

[13]胡扬洋.我国物理概念与规律教学思想的传承与超越[J].教育科学研究,2015,12:64-69.

[14]胡扬洋,刘锐,郑珊,张婷玉.初中欧姆定律教学中的控制变量法与比值定义法——兼论用复比定理证明多变量乘积组合关系[J].物理教师,2015,04:41-44.

[15]胡扬洋,乔通.“触摸”密度——教学中比值定义法的动因与逻辑[J].湖南中学物理,2014,12:41-43.

[16]胡扬洋.拔河比赛问题的物理因果与胜负因果[J].物理教师,2015,01:9-11.

[17]胡扬洋,陈清梅,邢红军.物理教材引入科学史的新观点[J].课程·教材·教法,2012,12:29-34.

(三)出版的主要著作和教材

1.《初中物理高端备课》[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参编)

2.《高中物理高端备课》[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参编)

3.《初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参编)

4.《高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参编)

5.《初中物理教师专业发展》[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参编)

6.《高中物理教师专业发展》[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参编)

7.《初中原始物理问题教学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参编)

8.《高中原始物理问题教学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参编)

9.《初中物理教育论文写作》[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参编)

10.《高中物理教育论文写作》[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参编)

11.《原始物理问题教学研究》[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参编)

1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主编)

主讲课程:

本科生:基础教育改革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学物理教学基本理论

研究生:物理教学论专题研究、物理教学心理学、物理学习理论与方法、中国物理学史、中国物理教育史、物理教育史料选读、科学哲学

获奖情况:

1.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0121

2.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01611

3.北京市优秀毕业生 20146

4.2017年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五获奖人)

常用邮箱:

huyangyang2009@foxmail.com

微信公众号:

胡扬洋物理教学论研究(huyangyang2016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电话:022-23766041 传真:022-23766041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天津师范大学主校区 邮编:300387

Copyright: 2015 Faculty Of Education,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