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英,助理研究员
罗英,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博士后,教育学博士。2016年硕士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2020年博士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2021年进站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获得教育部、中国博士后基金会、天津市教委、天津师范大学等单位的项目经费资助。在《课程·教材·教法》《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教育科学》《教育科学研究》等 CSSCI 期刊、核心期刊,《中国教育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报刊,发表论文20余篇。
从事专业及研究方向
从事专业为:课程与教学论 研究方向为:教学论、教师教育
科研成果
(一)承担主要课题
1.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社会网络视域下中小学教师育人能力培养机制的优化研究”
2.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15批特别资助项目“数字时代的知识形态与教材理解研究”
3.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9批面上资助项目“社会网络视域下教师课程能力发展研究”
4.主持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活动理论视域下师范生综合育人能力培养研究”
5.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我国中小学教师知识观的代际传承与时代创新研究”
6.参与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国外教育研究委托课题
7.参与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跨学科视角下教师知识的适应性研究”
8.参与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改革开放30年河北省高等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研究”
9.参与山西师范大学人文社科基金“指向创造性思维培育的融合型逆向教学实证研究”
(二)近年发表的主要论文
1.数字时代教师教材理解的范式转换[J].课程.教材.教法,2021,41(12),第一作者
2.试论教师使用统编教材的规则理路[J].课程.教材.教法,2020,40(11),第一作者
3.文化诠释、意义生成、文化发展:教材理解的文化逻辑[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9(05),第一作者
4.“双减”背景下教学判断的价值与实践路径[J].教育科学,2023,39(06),第二作者
5.试论教师应用教学理论的困境与突破[J].教育科学研究,2020(9),第一作者
6.教学需“留有余地”而不是“留有一手”[N].中国教育报,2020年2月,第一作者
7.理性把握教材使用规则的多重张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8月,第二作者
8.教材分析的基本逻辑、实践向度与现实策略.教育理论与实践,2024(08),第一作者
9.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个案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43(05),第一作者
10.批判性思维与元认知的关系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23),独作
11.师范生综合育人能力的生成逻辑与提升路径[J].教育导刊,2022(11),独作
12.集团校教师专业发展机理的质性研究[J].教师发展研究,2022,6(01) 第一作者
13.教师专业发展政策与制度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反思[J].教育参考,2019(06) 第一作者
14.课程、教材与教学之间的关系辨析——基于课程形态的分析[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22,36(03) 第二作者
15.不同学习风格对有意义学习结果的影响研究——以印度尼西亚基础教育教学为例[J].教育参考,2022(01),第二作者
16.A Review on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Elementary Education Teachers in Chin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learning 2019(12),第一作者
(三)承担的教改项目
参与天津市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项目“认证理念下的师范专业建设与质量保障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