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地搜索
期刊在线
当前位置: 首页 >> 数学教育学报 >> 期刊在线 >> 正文
《数学教育学报》2019年6月第28卷第3期(总第126期)摘要
2020-09-01 15:50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王建磐.历史视角下的数学素养:讲好我们自己的故事[J].数学教育学报,2019283):1

程靖,鲍建生.“四基”:中国特色数学教育体系的核心理念[J].数学教育学报,2019283):2-6

摘要:“四基”是中国特色数学教育体系的核心理念,它从中国数学“双基”教学的传统中发展而来,主张重视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以及基本活动经验,进而谋求学生的全面发展.“四基”模块是强调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模型,是构成数学核心素养的细胞.掌握“四基”需要勤奋艰苦的学习,“四基”教学模式强调技能与思想、记忆与理解、巩固与反思、基础与创新的紧密结合.

徐斌艳.20世纪以来中国数学课程的数学情感目标演变[J].数学教育学报,2019283):7-11

摘要:对20世纪以来中学数学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进行内容分析,通过编码与数据处理,得到如下研究结论:数学情感目标在数学课程文件中的体现程度有一定的起伏,其具体要素——数学态度、数学习惯、数学兴趣与动机、数学信念与精神、德育和社会价值、个人发展价值以及数学自我概念的构成变化受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影响,同时也与人的培养目标密切相关.在数学课程改革发展中,情感目标要素构成的动态变化,一方面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另一方面与学生身心和认知发展相当.情感目标动态变化,也积极回应了课程改革中出现的质疑或批评.

沈阳,张晋宇,李娜,等.20世纪以来中国数学课程标准中算术与代数表征功能的变化及启示[J].数学教育学报,2019283):12-17

摘要:根据《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数学卷)》和21世纪以来的课程标准中算术与代数的内容,围绕数学表征的表达交流、操作转换、建模应用3种功能,采用历史研究方法,编码分析19022017年中国中小学数学课程文件(标准)中算术与代数表征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数学表征的功能会随着课程标准的变化而变化,并且3种表征功能的侧重点和相互关联性在不同学段也有不同的特点.表达交流功能在小学阶段依赖于建模应用,而初高中阶段依赖于操作转换;操作转换功能在3个学段均处于主导地位;建模应用功能在小学、初中阶段并没有受到重视,而在高中阶段新课程改革后逐步受到重视.

黄健,鲁小莉,王鸯雨,等.20世纪以来中国数学课程标准中数学建模内涵的发展[J].数学教育学报,2019283):18-23

摘要:采用主题质性文本分析法,综合梳理中国19022018年小学、初中、高中的数学课程纲领性文本(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中数学建模的内涵.研究发现:长期以来,中国数学大纲中没有“数学建模”的提法,1996年的高中大纲中首次出现“数学模型”一词;大纲(课标)对“数学建模”过程的描述从不完备的“四阶段循环模型”逐步发展成“七阶段循环模型”;21世纪以来,高中课标对“数学建模”的重视程度与具体要求显著高于义务教育阶段,但缺乏情感态度的描述.基于这些发现,文章最后提出了关于数学建模教与学实践的启示.

郑欣,程靖.20世纪以来中国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推理论证能力的变化及启示[J].数学教育学报,2019283):24-29

摘要:针对中国1923年至今,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纲领性文件进行内容分析,发现其中关于数学推理论证的能力目标出现了4次“高峰”;并结合史料分析,解释了合情推理和论证推理在百余年教育思潮变化中呈现的“钟摆”现象;进而指出,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学课程体系的过程中,需要谋求合情推理与论证推理之间的平衡.

高翔.20世纪以来中国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内涵与要求的演变[J].数学教育学报,2019283):30-35

摘要:课程文本是国家颁布的纲领性文件,对课程发展与建设产生重要的影响.通过对1902年以来中国初中阶段数学课程文本的编码分析,发现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内涵和要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内涵上看,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经历了从作为“谋生之计”“运算”为内核的解应用题的能力,强调“联系实际”到以“三大能力”为基础,涵盖多数“关键能力”综合运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变化;从能力要求上看,要求学生解决的数学问题涉及的数学内容领域更加综合,数学问题情境更加贴近学生生活,解决数学问题的认知要求也逐步升高.

李娜,张晋宇,沈阳.20世纪以来中国中学数学课程中数学表征能力的发展趋势与启示——以几何为例[J].数学教育学报,2019283):36-41

摘要:依据20世纪以来中国各年代的中学数学课程标准(大纲),采用文本分析法,从表达交流、操作转换和建模应用3个水平构建数学表征能力的水平分析框架.分别对初、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平面几何、立体几何教学内容进行分析,进而探讨20世纪以来,数学表征能力在中国不同时期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发展趋势以及获得的启示.结果表明,在数学表征能力方面,中国中学几何课程标准对操作转换的要求逐步上升,对表达交流的要求相对稳定,而对建模应用水平关注较少,课改后期开始才得到一定重视.

STEM教育

李业平.STEM教育研究与发展:一个快速成长的国际化领域[J].数学教育学报,2019283):42-44

摘要:介绍美国和其他国家STEM教育发展的历史,通过聚焦《国际STEM教育学报》创刊5年来的发展,分析揭示了STEM教育研究不仅在学术文章发表上,而且在读者群的国际扩展中,都展示了STEM教育过去5年在国际范围内的快速发展并成长为一个国际化领域.

李业平,王科,肖煜.STEM教育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综述20002018年间期刊发表的论文[J].数学教育学报,2019283):45-52

摘要:为了解21世纪STEM教育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采用期刊文章综述的方法,对2000年以来发表在26种期刊杂志上的603STEM教育文章进行分析综述,并总结STEM教育文章的特征与发展趋势.研究分析包括文章的基本信息和研究信息两个方面.研究发现,文章作者主要来自美国;近5年来文章发表量激增;国际STEM教育杂志文章量增长最快;文章主要研究对象为大学非师范生和中小学教师;文章主要采用定性或定量方法为主;文章主题聚焦于STEM情感、态度、信念,以及STEM项目的评估与介绍.研究启示:世界STEM教育研究正在经历快速发展期,中国STEM教育研究可结合当前教育现状,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主题3个方面探索前沿研究,论证符合中国国情的STEM教育实践模式,进一步推进STEM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开展,提升中国STEM教育研究水平.

王科,李业平,肖煜.STEM教育研究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解读美国STEM教育研究项目[J].数学教育学报,2019283):53-61

摘要:美国是STEM教育研究的领跑者,探究美国STEM教育研究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可为中国STEM教育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采用内容分析法对美国STEM教育研究项目进行编码,探究这些研究项目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发现,STEM教育研究项目的资助金额高、年限短,聚焦开发创新类的项目,多元化地资助STEM教育研究,特别重视以信息技术为媒介开展融入STEM教育研究.整体上来说,项目数量、资助金额以及合作项目都呈现递增趋势.研究启示:中国可结合当前教育现状更有效地采用多元化、合作化、信息化地推进STEM教育研究.

王科,李业平,肖煜.STEM教师队伍建设:探究美国STEM教师的工作满意度[J].数学教育学报,2019283):62-69

摘要:近年来,虽然很多研究调查了影响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可能因素及其与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关系,但很少有研究从工作要求—资源理论(Job Demands-Resources理论,简称JD-R理论)的视角去分析影响STEM教师的工作满意度的因素.基于JD-R理论,文章建构了STEM教师工作满意度模型,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以及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工作要求以及工作资源对STEM教师工作满意度的贡献,并验证了教师工作满意度与性别、工作时间、工作年限、工资以及教学年级段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工作资源因素会对STEM教师工作满意度产生重要的正面影响,而工作要求因素可产生一般的反面影响;同时工资水平对其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高中STEM教师比初中STEM教师有更高的工作满意度.研究启示:STEM教师工作满意度模型可为将来研究中国STEM教师教育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同时为进一步解决STEM教师短缺问题提供一个可参考路径.

李业平,SCHOENFELDA HDISESSA A A,等.论思维和STEM教育[J].数学教育学报,2019283):70-76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STEM教育领域的迅速发展,各国对跨学科研究以及开发更新、更深入的STEM教育的学术研究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文章聚焦思维这个话题,首先从历史发展的视角,简要概括分析了有关思维的不同观点,包括哲学的、心理的和学科的,揭示了思维概念和研究的历史传承.但在新兴的STEM教育背景下,思维需要重新概念化.文章提出了思维是多元的观点,初步探讨了STEM融合教育的这种方式,能够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机会来有效地发展多元思维模式,并对未来关于思维的研究提出了可能的新研究领域和方向.

比较数学教育

郑晨,李淑文.美国中学数学教师培养UTeach模式课程设置研究——以陶森大学数学专业为例[J].数学教育学报,2019283):77-82

摘要:美国是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较为发达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在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过程中提供了先进、宝贵的实践经验.目前教师资格获取替代路径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是UTeach模式,这种课程模式具有接受多种类型的培养对象、创设针对性较强的教学模式、拥有广泛的认可与支持等特色.为中国打开了非师范专业培养优质职前教师的新视角,同时为中国建构新时代职前教师培养课程体系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少数民族数学教育

易亚利,宋乃庆,付天贵.用数学文化推动少数民族数学教育发展的思考——基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视角[J].数学教育学报,2019283):83-87

摘要:发展少数民族教育对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少数民族教育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少数民族理科教育仍是民族教育发展的拦路虎,数学更是少数民族理科教育发展的瓶颈.如何才能打掉“拦路虎”、破除“瓶颈”?研究提出,要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发展少数民族数学教育的导向和价值追求,而将数学文化作为培育少数民族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在此基础之上,基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视角,从教学设计、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教学评价等方面对用数学文化推动少数民族数学教育发展提出了一些思考.

张怡,武小鹏.黔南水族地区高中学生数学逆商水平调查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9283):88-93

摘要:数学逆商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非智力因素,在学生数学学习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选取黔南水族地区部分高中学生作为样本,以改进后的数学逆商量表为工具,对高中学生数学逆商做了测量.从数学控制、数学归属、数学影响、数学延伸这4个维度出发,分析了数学逆商随年级变化趋势,不同年级学生的性别差异、民族差异,以及逆商各维度、成绩、逆商总和之间的相关性.得出数学逆商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和民族差异,数学逆商与数学成绩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的结论.

初中数学教育

王红权,李馨.从系统的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教学设计[J].数学教育学报,2019283):94-97

摘要:从知识的发生和发展的视角,从系统的观点分析一元二次方程不同解法的内在联系,需要突出降次解法中的转化思想,基于学生的认知基础,把配方法作为解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重点方法,这是合理的,但这还不够,还需要用解一元多项式方程之因式分解降次的思想来统一认识其他的解法,为学生今后学习奠基,让学生体会与方程研究相关的数学文化.

徐帆,张胜元,孙庆括.初中数学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以福建省五套中考数学试卷为例[J].数学教育学报,2019283):98-102

摘要: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问题不容忽视.福建省5套中考数学试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水平侧重不一:各维度一致性结果整体较好,各领域一致性水平不尽相同.产生的原因可能是:与国家课程标准中存在的不足有关,与命题专家关注度不够有关,与教师一致性素养不高有关,以及研究工具自身的不足有关.提高试卷与课程标准吻合程度的途径有:进一步完善课程标准,命题基于一致性视角,教学实践融入一致性,研制本土一致性工具.

补白——悼徐利治先生(-87-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电话:022-23766041 传真:022-23766041 Email:jiaoyuxuebu2019@126.com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天津师范大学主校区 邮编:300387

Copyright: 2015 Faculty Of Education,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