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地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教授
《数学教育学报》2020年10月第29卷...
中学数学教育 董连春,魏航,孙彬博,等.基于OECD“学习框架2030”的初中数学课程内容分析及其启示[J].数学教育学报,2020,29(5):1–7. 摘要:对OECD数学课程内容图谱分析的内容框架进行分析和解读,并结合中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讨论数学课程内容图谱分析的内容框架对中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的启示,并从数学课程组织结构、内容选择和
发表时间:2021年07月17日

《数学教育学报》2019年4月第28卷第...
“问题提出”专栏 李欣莲,宋乃庆,陈婷,等.小学数学教师“问题提出”表现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9,28(2):1-6. 摘要:发展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是中国基础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通过开展“问题提出”教学工作坊,公开征集、选拔教师学员,随机选择83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设计两类问题提出测试题,从数量、恰当问题百分比、问题类型、难度分布
发表时间:2020年09月01日

《数学教育学报》2019年12月第28卷...
中学数学教育 任子朝,佟威,赵轩.高考试题难度预估的校准与改进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9,28(6):1-4. 摘要:在对2017年高考试题难度预估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对2018年试题难度预估结果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分析.在2018年预估以前,向命题人员详细讲解2017年试题难度预估分析的结果,将教师的预估结果和实考数据进行对比,结合试题,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并对每个人进行了针对性的预估
发表时间:2020年09月01日

《数学教育学报》2019年8月第28卷第...
PISA专栏 曹一鸣,朱忠明.变与不变:PISA2000—2021数学测评框架的沿革[J].数学教育学报,2019,28(4):1–5. 摘要:测评及相关研究的开展,推动了PISA数学框架在“变与不变”中的修订与调整,进而不断完善.特别是数学作为主要测评领域的PISA2003、PISA2012和PISA2021数学测评框架的演变,显示出“变”中的“不变”追求:数学素养测评关注现实世界真实情境基调
发表时间:2020年09月01日

《数学教育学报》2020年6月第29卷第...
中小学数学教育 宋乃庆,胡睿,蔡金法.用问题提出和问题解决测试小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J].数学教育学报,2020,29(3):1–8. 摘要:平均数是小学阶段重要的统计概念,探究小学生关于平均数概念的理解认知情况,有利于教师进行针对性教学,为后续开展统计教学打下基础.而问题提出不仅作为可以激发学生创造力的认知活动,问题提出与问题解决作为教学目标在各国课程标准中逐渐引起重视,而通过对学生问题提出
发表时间:2020年09月01日

《数学教育学报》2020年8月第29卷第...
中学数学教育 吕世虎,于丽芳,王尚志.数学试卷综合难度的内涵及其指标体系建构[J].数学教育学报,2020,29(4):1-6. 摘要:数学试卷的难易取决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客观方面指作为客体的试卷本身内容和结构所决定的难易,即绝对难度;主观方面指作为实践主体的学生其水平所决定的难易,即相对难度.数学试卷的难度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由绝对难度与相对难度共同决定.基于此,提出数学试卷综合难度的概念
发表时间:2020年09月01日

《数学教育学报》2020年2月第29卷第...
几何机器明证 张景中,彭翕成,邹宇.几何机器明证引发的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20,29(1):1-5. 摘要:时代发展要求教育资源智能化,而不是简单的“电子化”.智能解答能在教育领域得以应用的基本要求是能被人理解接受,即有很好的可读性.最新研究表明,人类的解答未必是最好的,计算机可能给出让人惊讶的解答.计算机给出的解答甚至比题干还短,这看似“有悖”常识,但又引起思考,如何知识表示才能尽量
发表时间:2020年09月01日

《数学教育学报》2020年4月第29卷第...
数学教育概论 黄秦安,黄晓林.论数学教育社会学的“理论背景”“体系建构”与“实践价值”[J].数学教育学报,2020,29(2):1-5. 摘要:数学教育社会学在学理上具有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性质.它受到知识社会学和数学社会学的交互作用和影响.科学知识社会学和数学知识社会学关于科学与数学的认识对数学教育的社会学研究都有很好的启迪.在借鉴上述两种知识社会学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作为21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
发表时间:2020年09月01日

《数学教育学报》2019年10月第28卷...
小学数学教育 史宁中.关于除数是分数或者小数除法的一个注[J].数学教育学报,2019,28(5):1. 摘要:小数除法与分数除法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除数是分数或者小数除法算法的缘由进行讨论,供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参考. 李怀军,张维忠.小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发展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9,28(5):2-8. 摘要:以图形的周长为主要测试内容,对470名三~六年级小学生的数学
发表时间:2020年09月01日

《数学教育学报》2019年6月第28卷第...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王建磐.历史视角下的数学素养:讲好我们自己的故事[J].数学教育学报,2019,28(3):1. 程靖,鲍建生.“四基”:中国特色数学教育体系的核心理念[J].数学教育学报,2019,28(3):2-6. 摘要:“四基”是中国特色数学教育体系的核心理念,它从中国数学“双基”教学的传统中发展而来,主张重视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以及基本活动经验,进而谋求学生的全面发展
发表时间:2020年09月01日

李素敏(教育学系)
李素敏 教授 博士生导师 1985年7月,毕业于河北大学学校教育专业获教育学学士学位。 1988年7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基本理论专业获教育学硕士学位。 1998年7月,毕业于河北大学教育史专业获教育学博士学位。 从事专业及研究方向: 从事教育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外国教育史、比较高等教育、教育管理等。 科研成果: (一)承担主要课题 1.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天津市义务教育
发表时间:2020年09月03日

高向斌(教育学系)
高向斌 教授 1992年6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数学系学科教学论专业获教育学硕士 2002年6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获教育学博士 从事专业及研究方向: 课程与教学论,中小学数学教育 科研成果: (一)承担主要课题: 1.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青年基金课题:义务教育新课程体系的教材教法研究,2003年10月立项,2004年12月结题。 2.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新课程
发表时间:2020年09月03日

王连照(教育学系)
王连照,研究员,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前身)访问学者。2005年硕士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专业,研究方向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2019年博士毕业于河南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方向是课程与教学评价。 一、从事专业及研究方向 教育学原理、教育政策、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二、科研成果 (一)主要课题 1.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课题“新时代劳动教育落实机制研究”(BGA190045
发表时间:2020年09月03日

颜士刚(教育技术系)
颜士刚 教授 博士生导师 1996年6月,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物理教育专业获理学学士 1999年6月,毕业于河北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获教育学硕士 2007年6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获理学博士 2009年6月,南京大学哲学系科技哲学博士后出站 从事专业及研究方向: 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哲学、高等教育课改、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 科研成果: (一)承担主要课题: 1.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
发表时间:2020年09月03日

吴艳茹(教育学系)
吴艳茹 教授 1995年6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获教育学学士 2001年6月,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获教育学硕士 2011年6月,毕业于南开大学教育社会学专业获法学博士 从事专业及研究方向: 教师发展、教师教育 科研成果: (一)承担主要课题: 1.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制度规约下的大学教师职业生涯研究” 2.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重点
发表时间:2020年09月03日

共有 799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54 页   当前第 2 页

版权所有: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电话:022-23766041 传真:022-23766041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天津师范大学主校区 邮编:300387

Copyright: 2015 Faculty Of Education,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